現在的國學是指以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典籍為載體,表現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社會價值觀與道德倫理觀的思想體系。國學,不是地面意思上理解可供學習的古代文化和古典書籍,而是需要去傳承那種不屈的民族精神,是我華夏國人對自己本源文化的一種認同與堅守。
現在還需要學國學嗎?
國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??
什么是真正的國學文化?
國學包括哪些方面?
中國的國學精髓是什么?
國學的基本含義是什么?
讓學員贏在起跑線上
適合年齡較小,對國學經典文化感興趣的學員
適合想了解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精髓的小學生/初中生
適合想完善品格、陶冶情操3-18周歲的學員
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無憂,在家庭中是小太陽,兩代人四顆星圍繞著太陽轉,衣、食、住、行都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,極易養(yǎng)成孩子自私、任性、驕傲、脆弱等不良習慣,生活中類事例比比皆是。對孩子進行國學教育,可以讓孩子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得到熏陶。如孩子讀了《弟子規(guī)》中“親有疾,藥先嘗,晝夜侍,不離床”后,便會產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態(tài),為以后孝敬父母打基礎;而當讀了“惟德學,惟才藝,不如人,當自勵。若衣服,若飲食,不如人,勿生戚”,就會引導孩子關注修德育才,少些與別人攀比吃穿的想法。
課程主題 | 課程內容 |
啟蒙篇 | 《弟子規(guī)》附《常禮舉要》、《三字經》附《朱子家訓格言》、《千字文》附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家詩》 |
詩詞篇 | 《詩經啟蒙》、《唐詩宋詞節(jié)選》、《文言文精讀》、《幼學瓊林》 、《增廣賢文》、《禮運大同篇》、《笠翁對韻》 |
四書篇 | 《孝經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論語》 |
善惡篇 | 《了凡四訓》、《太上感應篇》 |
道學篇 | 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古文觀止》、《孫子兵法》 |
百家篇 | 《易經》、《書經》、《黃帝內經》、《春秋》 |
根據每個學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,因材施教。
全程精品小班教學,老師全程一對一輔導,品質保障。
根據學生的時間自由安排合理的上課時間,隨到隨學。
多樣化課程讓孩子們學的更豐富,興趣第一快樂為本。
我們有自己特色的教學計劃和方案,讓孩子學有所成。
按照每一個學員的興趣特點和不同需求而主題性教學。
中國文化,是民族之根本,國家之魂魄。正如章太炎所說:“中華之名詞,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,亦非一血統(tǒng)之種名,乃為一文化之族名?!北M管在世界交匯與經濟發(fā)展的浪潮里,它也曾經歷過被喧賓奪主的慘淡。但如今,隨著國家的不斷強大與發(fā)展進步,文化復興與文化自信正成為新的時代最緊迫的文化需求。由此,一場從上至下的“文化復興”席卷全國。從2014年起, 國家傳承與復興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決心從未間斷,先后十余次發(fā)布相關文件與意見,將中國文化的傳承落到實處,做出成效。近年來,隨著各類傳統(tǒng)文化類綜藝節(jié)目的層遞推出,不僅讓全國民眾對中國文化有了新的認知,激發(fā)起更深厚的民族情感與文化自信,也讓大眾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厚的熱愛、更積極的學習熱情。
合肥幼兒國學培訓
——探索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
課程背景
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在現代社會逐漸淡化,但它卻包含著深刻的思想和價值觀。因此,在幼兒階段就向孩子們灌輸傳統(tǒng)文化已變得越來越重要。合肥幼兒國學培訓為兒童提供了接觸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機會。
課程特色
1.以故事形式傳遞: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,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內涵和精華。
2.注重互動體驗:課堂上,老師們會與孩子們互動,讓他們演繹和展示故事中的情節(jié)。
3.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:除了以上方式,還會借助音樂、畫畫等多種方式來教授文化課程。
課程目標
1. 讓孩子們知道中國文化的獨特性: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內涵和智慧,讓他們從小就感受到自己代表的是中國這個深厚的文化。
2. 正確引導孩子們的價值觀: 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大特點是教會人仁愛、孝順等道德倫理,通過培訓課程,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們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。
學習對象
本課程適用于4歲-6歲兒童。
課程內容
1.故事課程:講述民間故事,如《精忠報國》、《孟母三遷》等。
2.國學誦讀:學習古詩詞和《三字經》等經典,加深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了解。
3.手工DIY:通過手工制作,讓孩子們加強對課程內容的記憶。
學習時長和費用
每堂課時長為1.5小時,學費為每小時100元。
學習收獲
1. 學習了解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基礎知識。
2. 培養(yǎng)了孩子們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興趣和愛好。
3. 引導孩子們建立積極、陽光、健康的人生態(tài)度和價值觀。
結語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實際情況以到校咨詢?yōu)闇省?陕撓翟诰€客服,預約免費體驗課。希望我們的合肥幼兒國學培訓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進一步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國家。
¥詢價1418人關注
¥詢價961人關注
¥詢價2376人關注
¥詢價2607人關注
¥詢價2774人關注
¥詢價1392人關注
¥詢價1229人關注
¥詢價1276人關注
¥詢價2140人關注
¥詢價2338人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