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在學習UI怎么樣
2024年想學UI設計的人,心里多半都打鼓:"這個行業(yè)是不是已經飽和了?""現(xiàn)在入行還來得及嗎?"作為一個帶過12期UI培訓班、見過300多個設計師成長軌跡的"老法師",今天掏心窩子跟大家聊聊——現(xiàn)在學UI不是不行,但得學對方向,避開那些讓90%新人折戟的坑。 全文3000字,包含行業(yè)真相、學習路徑和避坑指南,建議先收藏再看。
一、2024年學UI,是不是49年入國軍?
上周跟阿里的交互總監(jiān)吃飯,他吐槽現(xiàn)在招個靠譜的UI比找對象還難。這話聽著矛盾,但揭開數(shù)據(jù)面紗就懂了:市場缺的是"會解決問題的設計師",而非"只會畫界面的工具人"。
某招聘平臺Q1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初級UI崗位確實減少了23%,但"UI/UX設計師"的復合崗位需求暴漲140%。我去年帶的學員小林,普通二本畢業(yè),因為學UI時順帶啃下了用戶研究和Axure原型,現(xiàn)在在杭州拿18K,比同期只學PS的同學薪資高了一倍。
行業(yè)真相是: 單純的"界面美化"正在被AI和模板工具替代,但"理解業(yè)務+用戶體驗+視覺表達"的復合型能力,十年內都稀缺。就像十年前有人說"PS都會了還學設計干嘛",現(xiàn)在不照樣誕生了年薪百萬的設計總監(jiān)?
二、這三類人學UI,注定會后悔!
別被培訓機構的"零基礎月薪過萬"忽悠了,我見過太多一腔熱血沖進來,最后灰溜溜轉行的案例。如果你屬于這三類,建議謹慎:
1. 以為UI=畫畫的藝術生
上個月勸退了一個美術學院的女生,她作品集全是插畫,但連移動端設計規(guī)范都不懂。UI本質是"商業(yè)設計",蘋果官網(wǎng)的按鈕為什么是圓角不是方角?背后是用戶點擊熱區(qū)和視覺引導的邏輯,不是靠"感覺"畫畫。
2. 想靠三個月速成的投機者
隔壁班小王花2萬報了"45天UI速成班",學完只會套模板。現(xiàn)在簡歷投了80家沒回音,因為企業(yè)要的是"能獨立負責項目"的人。真實的成長路徑:基礎軟件3個月+項目實戰(zhàn)6個月+職場打磨1年,這才是合格設計師的周期。
3. 對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產品毫無興趣的人
我要求學員每周分析3款APP,有個男生每次都應付了事。后來才知道他連抖音的推薦算法都沒研究過。UI設計師的核心是"懂產品",連產品邏輯都不關心,怎么可能做出用戶喜歡的界面?
三、現(xiàn)在學UI,到底要學什么?(附詳細學習清單)
別再抱著五年前的教程啃了!2024年的UI學習清單,必須包含這三大塊:
硬技能:從工具到思維的躍遷
1. 軟件三件套(30天)
Figma(主力工具,現(xiàn)在90%公司在用)
Adobe XD(sketch的平替,適合Windows用戶)
AE(掌握基礎動效,比如加載動畫、轉場效果)
Tips:別沉迷快捷鍵,我見過背完所有快捷鍵卻做不出完整界面的學員。
2. 設計規(guī)范體系(45天)
移動端: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、Material Design
網(wǎng)頁端:響應式布局、柵格系統(tǒng)
實戰(zhàn):用Figma做一套完整的組件庫(至少包含按鈕、表單、彈窗等20個組件)
3. 交互設計基礎(60天)
掌握用戶流程圖(用Axure畫)
學會信息架構圖(推薦XMind)
案例:把微信"掃一掃"的交互邏輯畫出來,分析為什么要這樣設計
軟技能:讓你薪資翻倍的秘密武器
1. 用戶研究能力
不是讓你做專業(yè)UX,但至少要會:
用問卷星設計簡單問卷
做5人以上的用戶訪談
分析后臺數(shù)據(jù)(比如通過百度統(tǒng)計看用戶點擊熱力圖)
2. 業(yè)務理解能力
推薦每天看3個賬號:36氪、虎嗅網(wǎng)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,培養(yǎng)商業(yè)敏感度。我?guī)W員做過一個教育APP項目,有個女生主動去調研了K12教育政策,最后方案被甲方直接采納,畢業(yè)后順利入職教育公司。
3. 溝通表達能力
每周練習一次"設計方案匯報",用3分鐘講清楚:你的設計目標是什么?為什么這么設計?數(shù)據(jù)支撐是什么?記住,會做不會說的設計師,永遠拿不到高薪。
四、最容易踩坑的3個學習誤區(qū)(附避坑指南)
誤區(qū)1:瘋狂臨摹卻不思考
見過一個學員臨摹了200個APP界面,作品集厚厚一本,但面試時被問"為什么這個按鈕用紅色",支支吾吾答不上來。
正確做法: 臨摹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
這個界面的核心功能是什么?
設計師為什么這樣排版?
如果是我,會怎么優(yōu)化?
推薦用"反推法":看到好設計,先把界面截圖,然后自己重新畫一遍,再對比差異。
誤區(qū)2:作品集堆數(shù)量不重質量
有個學員作品集放了15個項目,但每個都是半成品。HR掃一眼就知道是"練手作"。
黃金標準: 3-5個完整項目 > 20個湊數(shù)項目。每個項目必須包含:
需求分析(為什么做這個設計)
設計過程(草圖、低保真、高保真)
測試反饋(用戶提出了什么問題,怎么修改的)
最終效果(上線數(shù)據(jù)或獲獎情況)
誤區(qū)3:只學設計不看代碼
別信"設計師不用懂代碼"的鬼話!至少要了解:
前端基礎:HTML/CSS的盒模型概念
適配規(guī)則:px、em、rem的區(qū)別
實現(xiàn)難度:哪些效果開發(fā)成本高(比如復雜漸變陰影)
推薦看《寫給大家看的Web設計書》,不用會寫代碼,但要知道設計稿落地時會遇到什么問題。
五、普通人學UI的真實成長路徑(附時間軸)
以"零基礎轉行"為例,這是我?guī)н^的學員親測有效的路徑:
第1-3個月:打基礎
每天2小時軟件練習(Figma為主)
每周臨摹1個完整APP界面(推薦從工具類APP開始,比如番茄Todo)
周末看1部設計紀錄片(推薦《Objectified》《Helvetica》)
第4-6個月:做項目
找3個真實需求(可以去豬八戒網(wǎng)接低價單,重點是積累經驗)
參與設計社群的實戰(zhàn)項目(比如站酷、UI中國的每周一練)
開始搭建作品集網(wǎng)站(推薦用Wix,免費又好看)
第7-9個月:求職準備
針對目標公司修改作品集(投電商公司就突出電商項目,投工具類公司就突出效率設計)
每天模擬1個面試題(比如"如何設計一個老年人打車APP")
整理30個設計相關的問題(背熟但不要生硬套用)
第10-12個月:入職后快速成長
前3個月多問少說,把公司的設計規(guī)范摸透
主動幫同事做一些輔助工作(比如切圖、整理素材)
下班后每周花5小時學習新技能(比如C4D建模、動效設計)
六、給猶豫者的3個靈魂拷問
1. 你愿意把刷短視頻的時間用來研究APP嗎? 真正的設計師,看到好的界面會下意識分析布局、配色、交互,這是一種習慣。
2. 你能接受前兩年薪資低于同齡人嗎? 除非天賦異稟,否則UI設計師的起薪普遍比程序員低30%,但3年后的薪資增長空間更大。
3. 你害怕持續(xù)學習嗎? 從擬物化到扁平化,從PS到Figma,設計工具和風格一直在變,停止學習的設計師,5年內必然被淘汰。
最后想說,任何行業(yè)都有紅海藍海,關鍵看你是隨波逐流還是深耕細作。我?guī)н^最大的學員35歲從會計轉行,現(xiàn)在在上市公司做設計主管;也見過22歲名校畢業(yè),因為吃不了苦做了半年就放棄的。UI設計從來不是"捷徑",但對于真正熱愛它的人來說,這是一條能看到星光的路。
(文中行業(yè)數(shù)據(jù)來源于公開招聘平臺2024年Q1報告,具體薪資水平因地區(qū)、公司規(guī)模存在差異,僅供參考。)
尊重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:http://yi18.com.cn/jsjzx/Web_Design/344640.html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