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初級會計的考試技巧
初級會計考試難不難?說難,每年通過率不到20%;說不難,身邊總有零基礎3個月過線的例子。其實這考試就像爬樓梯,找對了扶手(技巧),再累也能爬到頂;要是瞎使勁(死記硬背、盲目刷題),大概率卡在半道。今天這篇文章,我結合自己當年備考踩過的坑、帶過500+考生總結的經(jīng)驗,從備考階段怎么啃考點、沖刺階段怎么搶分、考場當天怎么避坑三個維度,給你一套能直接上手的“過線方法論”。別擔心,全是大白話,看完就能用——畢竟咱們考初級的,要的就是“高效拿分”,不是“學術研究”。
一、備考階段:用“三階記憶法”啃透60%的核心考點
初級會計考兩科:《初級會計實務》(偏計算)和《經(jīng)濟法基礎》(偏記憶)。很多人一上來就抱著教材啃,結果看了半個月,合上書啥也記不住——不是你記性差,是方法錯了。記?。?b>初級會計60分萬歲,咱們不用啃透100%的內(nèi)容,抓住那60%的核心考點就行。
1. 第一階段:用“三色筆”劃重點,把書讀“薄”
剛開始別追求“全看懂”,先快速過一遍教材(或精講班講義),用三種顏色的筆標記內(nèi)容:
黑色:已經(jīng)懂的(比如“會計要素有資產(chǎn)、負債、所有者權益”,這種基礎概念掃一眼就行);
藍色:有點印象但不確定的(比如“交易性金融資產(chǎn)的公允價值變動”,知道大概但說不清分錄);
紅色:完全陌生的“硬骨頭”(比如經(jīng)濟法里的“增值稅視同銷售行為”,條款又多又繞)。
舉個例子:《初級會計實務》里“存貨”這一章,紅色重點只需要劃3個:存貨成本的構成(買價+運費+入庫前挑選費,注意“倉儲費不算”);先進先出法vs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的計算(每年必考計算題);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(分錄“借:資產(chǎn)減值損失,貸:存貨跌價準備”)。其他細枝末節(jié)(比如存貨清查的流程),藍色標記就行,后期刷題遇到再鞏固。
我當年踩的坑:第一遍看書時非要把每個字都看懂,結果“存貨清查”那節(jié)的“待處理財產(chǎn)損溢”科目繞了3天,最后考試根本沒考——純純浪費時間!
2. 第二階段:用“邏輯鏈”串知識點,別當“背書機器”
經(jīng)濟法法條多、實務分錄雜,死記硬背肯定忘。最好的辦法是“理解邏輯+編故事”。
實務怎么串?按“業(yè)務流程”串。比如“收入”這一章,從“簽合同”(確認收入的5個條件)“發(fā)貨”(控制權轉移)“收款”(現(xiàn)金折扣vs商業(yè)折扣)“退貨”(銷售退回分錄),像看電視劇一樣把流程走一遍,分錄自然就記住了。
舉個例子:賣東西時客戶給了現(xiàn)金折扣(2/10,1/20,n/30),意思是“10天內(nèi)付款打98折,20天內(nèi)99折,30天全價”。分錄怎么寫?確認收入時按全價(借:應收賬款 100,貸:主營業(yè)務收入 100),客戶10天內(nèi)付款(少付2塊),那2塊記“財務費用”(借:銀行存款 98,財務費用 2,貸:應收賬款 100)——記住“現(xiàn)金折扣是為了早點收錢,算財務費用”,就不會和“商業(yè)折扣(打折賣,按折后價確認收入)”搞混了。
經(jīng)濟法怎么串?按“時間線/主體”串。比如“勞動合同”,從“簽合同”(試用期多久、違約金能不能約定)“上班”(工資怎么發(fā)、加班工資怎么算)“離職”(經(jīng)濟補償金怎么給)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記1-2個核心考點。
舉個例子:試用期時長:合同3個月-1年,試用期≤1個月;1年-3年,≤2個月;3年以上,≤6個月。記不住數(shù)字?編個口訣:“311,132,3上6”(3個月到1年是1個月,1年到3年是2個月,3年以上是6個月),比硬背條款好記10倍。
3. 第三階段:用“錯題本”反推弱點,別搞“題海戰(zhàn)術”
刷題不是越多越好,重點是“刷一道會一類”。準備一個錯題本,按“錯誤類型”分類:
知識點盲區(qū):比如“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情形”(購進用于集體福利的貨物,進項稅不能抵),這種是純沒記住,直接抄考點+標注教材頁碼;
審題失誤:比如題目問“不正確的是”,你選了“正確的”,這種在錯題本上寫“審題!看清楚‘正確/不正確’”;
計算錯誤:比如實務算“利潤總額”時,忘了減“所得稅費用”(注意:利潤總額=營業(yè)利潤+營業(yè)外收入-營業(yè)外支出,凈利潤才減所得稅),這種標紅“公式記混!再背3遍”。
我?guī)н^一個考生的案例:她經(jīng)濟法總是錯“勞動合同違約金”的題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她總把“服務期違約金”和“競業(yè)限制違約金”搞混——服務期違約金只能針對“公司花錢培訓過的員工”,競業(yè)限制違約金只能針對“高管、技術人員”。錯題本上寫清楚這兩個區(qū)別后,再遇到類似題就沒錯過。
二、沖刺階段:用“真題戰(zhàn)術”搶分,近3年真題至少刷2遍
考前1個月,別再啃新書、做偏題了,把近3年真題翻出來,至少刷2遍——初級會計考點重復率很高,去年考的“固定資產(chǎn)折舊”,今年可能換個數(shù)字再考。
1. 第一遍刷真題:掐時間,當“模擬考”
用考試同款答題卡(網(wǎng)上能打?。?,嚴格按考試時間來:實務2小時,經(jīng)濟法1.5小時。哪怕某道題不會,也別死磕,先標記跳過,逼自己適應“考場節(jié)奏”。
重點提醒:不定項選擇題(大題)別空著!這種題型是“多選+單選”混合,比如5個小題里,前3個是單選(只有1個正確答案),后2個是多選(2-4個正確答案)。哪怕后面的多選不會,把前面的單選做對,也能拿一半分。
2. 第二遍刷真題:摳選項,當“考官”
第二遍不用掐時間,重點分析每個選項:正確選項為什么對?錯誤選項錯在哪?考的是哪個考點? 尤其是多選題和判斷題,干擾項往往是“偷換概念”(比如把“不得抵扣”說成“可以抵扣”)、“以偏概全”(比如“所有票據(jù)都可以背書轉讓”,其實填明“現(xiàn)金”字樣的支票不能背書)。
舉個例子:經(jīng)濟法真題里有道題:“下列各項中,屬于消費稅征稅范圍的是( )”,選項里有“調味料酒”。很多人會選,但其實“調味料酒”是生活用品,不交消費稅(消費稅主要針對“高檔、非生活必需”的商品,比如煙酒、化妝品、小汽車)。把這種“易錯點”記在真題旁邊,比刷10道新題有用。
3. 判斷題:“寧空不猜”,不確定就放過
判斷題有個“坑”:錯了倒扣分(選對得1分,選錯扣0.5分,不選0分)。比如10道判斷題,你確定對的有6道,不確定的4道全蒙了,結果錯了3道,那總分=6×1 3×0.5=4.5分;要是不確定的4道不選,總分=6×1=6分——反而更高。所以遇到“絕對化表述”(必須、一律、所有),大概率是錯的;遇到“模糊表述”(可能、一般、通常),不確定就別選。
三、考場當天:3個“避坑”細節(jié),別讓“小失誤”毀了考試
我見過太多考生:平時??寄芸?0分,考場卻因為“沒帶身份證”“機考系統(tǒng)不會用”等小問題慌了神,最后差幾分沒過——這些細節(jié),考前一定要記牢!
1. 提前1小時到考場,帶齊“兩證一碼”
身份證、準考證(多打2張,一張放包里備用)、健康碼(按當?shù)匾?,可能需要核酸證明),提前一天晚上放進透明文件袋里。千萬別卡點到考場!去年有個考生遲到10分鐘,考場不讓進,哭著給我打電話,真的太可惜了。
2. 答題順序:先做“送分題”,再啃“硬骨頭”
拿到試卷后,別從第一題開始悶頭做。先掃一眼:
單選題、判斷題是“送分題”(占分多、難度低),先做,爭取30分鐘內(nèi)搞定;
多選題難度中等,40分鐘內(nèi)做完;
不定項選擇題(大題)放最后,尤其是實務的“收入+費用+利潤”綜合題,計算量大,留足1小時慢慢算。
遇到卡殼的題,果斷點“標記”(機考系統(tǒng)右上角有標記按鈕),全部做完后再回頭看——別讓一道題影響整個節(jié)奏。
3. 機考系統(tǒng)3個“隱藏功能”,提前練熟
初級會計是機考,考前一定要在“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(wǎng)”上做模擬(每年考前會開放模擬系統(tǒng)),熟悉這3個功能:
計算器:實務計算題需要算折舊、增值稅,直接點“答題界面右下角”的計算器,比手算快還準(注意切換“普通計算器”和“科學計算器”);
標記題目:不確定的題點“標記”,做完后在“試題列表”里能看到所有標記題,不用一道道翻;
輸入法:經(jīng)濟法需要打字的地方少,但萬一遇到(比如判斷題理由),按“Ctrl+Shift”切換輸入法,別因為找不到拼音輸入法慌神。
最后想說:初級會計真的不難,難的是“堅持”和“方法”。你不用和學霸比分數(shù),只要抓住核心考點,把會的題都做對,60分就穩(wěn)了。記?。?b>技巧是扶手,努力是臺階,兩者都有,才能登頂。
考試政策及內(nèi)容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。
尊重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:http://yi18.com.cn/Accounting/509677.html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