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語假名發(fā)音從零基礎到地道發(fā)音,這篇文章幫你打通“第一關”
摘要
日語學習的第一步,幾乎所有人都會卡在“假名發(fā)音”上:平假名和片假名長得像雙胞胎,50音圖背了又忘,好不容易記住寫法,開口卻帶著濃濃的“中式口音”……別慌,這篇文章從假名基礎講起,幫你分清平片假名的“分工”,拆解50音圖每個音的發(fā)音秘訣,避開初學者最容易踩的發(fā)音坑,再給你3個能立刻上手的練習技巧。零基礎也能看懂,看完就能練,讓你告別“啞巴日語”,發(fā)音越來越地道。
一、為什么說“假名發(fā)音”是日語學習的“生死線”?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(jīng)歷:背了一堆單詞,開口說卻被日本人反問“你在說什么?”;看動漫時明明認識字幕里的假名,卻聽不懂角色在說什么?問題很可能出在“發(fā)音”上。
日語是“表音文字”,假名的發(fā)音直接決定了單詞和句子的讀音。如果一開始發(fā)音就跑偏,后續(xù)聽力、口語都會跟著“歪”,甚至影響單詞記憶——畢竟,記一個“讀不準”的單詞,比記一個“發(fā)音正確”的單詞難10倍。
更扎心的是,日語發(fā)音看似簡單(只有50個基礎音),但細節(jié)里藏著很多“坑”。比如中文里沒有的“ら行音”,很多人會讀成“啦、里、?!保毡救寺犞瘛發(fā)a、li、lu”和“ra、ri、ru”之間的音;再比如“す”,不是“蘇”而是“思”,舌尖要輕輕抵住下齒背……這些細節(jié),直接決定了你的日語“聽起來像不像日本人”。
二、平假名vs片假名:別再把“雙胞胎”認錯了
剛開始學日語的人,幾乎都會問:“平假名和片假名長得差不多,到底有啥區(qū)別?”其實很簡單,記住一句話:平假名是“日語的母語”,片假名是“日語的外語”。
1. 平假名:日語“自己人”用的文字
平假名是從漢字的草書演變來的,筆畫圓潤,像手寫的“連筆字”。它的主要作用是:
寫日語原生詞匯(比如“水(みず)”“山(やま)”);
寫語法助詞(比如“は”“が”“を”);
給漢字標讀音(比如“私(わたし)”,括號里的就是平假名注音)。
舉個例子:“こんにちは”(你好),全是平假名,這是日本人日常最常用的表達。
2. 片假名:日語“翻譯官”用的文字
片假名是從漢字的楷書偏旁演變來的,筆畫硬朗,像“印刷體”。它的主要任務是“翻譯”外來語——也就是從其他語言(英語、葡萄牙語、中文等)借來的詞。
比如:
咖啡(コーヒー,來自英語“coffee”);
電腦(コンピューター,來自英語“computer”);
面包(パン,來自葡萄牙語“p?o”)。
現(xiàn)在你明白為什么看日本產(chǎn)品包裝時,總能看到一堆“方方正正”的假名了吧?那都是片假名在“工作”呢。
3. 記不???試試“聯(lián)想記憶法”
剛開始記假名時,我總把“し”(shi)和“ち”(chi)搞混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“し”的形狀像一根“吸管(xīguǎn)”,發(fā)音“shi”和“吸”有點像,就再也沒忘過。你也可以給每個假名編個小故事:比如“の”像一個“小勺子”,發(fā)音“no”,可以記成“用勺子(の)挖糯(nuò)米”(雖然不完全諧音,但聯(lián)想能幫你快速記?。?。
三、50音圖發(fā)音全解析:從“あ”到“ん”,每個音都要“咬”準
50音圖是日語發(fā)音的“基礎表”,橫向叫“行”(あ行、か行、さ行……),縱向叫“段”(あ段、い段、う段……)。每個假名的發(fā)音,都可以拆解成“元音+輔音”,我們一個個來看。
1. 先搞定5個“元音假名”:日語發(fā)音的“地基”
あ(a)、い(i)、う(u)、え(e)、お(o),這5個是“元音假名”,其他假名都是在它們的基礎上“加輔音”變出來的。發(fā)音時記住:口型要小,發(fā)音要輕,保持口型不變。
あ(a):不是中文“啊”(嘴巴張很大),而是嘴巴自然張開,像說“?。俊睍r的驚訝表情,口型比“啊”小一點;
い(i):不是中文“衣”(嘴唇會咧開),而是舌尖抵下齒背,嘴唇放松,像微笑時輕輕發(fā)出“i”;
う(u):不是中文“烏”(嘴唇撅起來),而是嘴唇自然收攏,像吹蠟燭前輕輕吸氣的口型,發(fā)音短促;
え(e):不是中文“鵝”(嘴巴扁扁的),而是嘴角稍微向兩邊拉,像說“誒?”時的口型,比“鵝”的發(fā)音靠前;
お(o):不是中文“喔”(嘴巴圓圓的),而是嘴唇攏成一個小圓圈,發(fā)音比“喔”更緊一點,像吹口哨的預備動作。
小技巧:對著鏡子練元音,觀察口型是否到位——日語發(fā)音的“地道感”,很多時候就藏在口型里。
2. 輔音假名:別讓中文發(fā)音“帶偏”你
除了元音,其他假名都是“輔音+元音”的組合,比如“か(ka)”是“k+a”,“さ(sa)”是“s+a”。這里要注意:日語的輔音發(fā)音比中文“輕”,不要用力“送氣”。
舉幾個容易出錯的例子:
か(ka)、た(ta)、ぱ(pa):中文里“k、t、p”會送氣(比如“卡、他、怕”,讀的時候能感覺到氣流),但日語里這些音“不送氣”,發(fā)音更像“ga、da、ba”,但聲帶不振動(濁音才振動,后面會講);
す(su):不是“蘇”,而是“思”,舌尖輕輕抵住下齒背,嘴唇放松,像說“思念”的“思”,但更短促;
ふ(fu):很多人會讀成“呼”,其實是上齒輕輕碰下唇,然后送氣,像吹滅小火苗的聲音,不是“呼——”而是“f+u”的輕音;
ら行(ら、り、る、れ、ろ):這是中國人最容易讀錯的一組!不是“啦、里、嚕、勒、咯”,而是舌尖輕輕彈一下上齒齦(就像說“啦”時舌尖快速碰一下上牙床),發(fā)音介于“l(fā)a”和“ra”之間,多聽日本人說話就能找到感覺(推薦聽NHK的新聞,發(fā)音最標準)。
3. 濁音、半濁音、拗音:發(fā)音“進階版”
學會了基礎50音,還要掌握“濁音”“半濁音”和“拗音”,它們是日語發(fā)音的“擴展包”。
濁音:在か、さ、た、は行假名右上角加“”(だくてん),發(fā)音時聲帶振動,比如“が(ga)、ざ(za)、だ(da)、ば(ba)”;
半濁音:只有は行會有,右上角加“?!保à悉螭坤皮螅?,發(fā)音“ぱ(pa)、ぴ(pi)、ぷ(pu)、ぺ(pe)、ぽ(po)”,注意和“ば行”區(qū)分(ば是濁音,ぱ是半濁音,送氣更強);
拗音:由“い段假名+や/ゆ/よ”組成,比如“き+ゃ=きゃ(kya)”“し+ゅ=しゅ(shu)”“ち+ょ=ちょ(cho)”,發(fā)音要“快”,把兩個音拼成一個音,不要分開讀(比如“きゃ”不能讀成“ki-ya”,而是“kya”)。
四、初學者最容易踩的3個“發(fā)音坑”,你中了幾個?
就算把發(fā)音規(guī)則背得滾瓜爛熟,實際練習時還是會出錯。我總結了3個最常見的“坑”,看看你有沒有踩過:
1. “は”作助詞時,讀“wa”不是“ha”
“は”這個假名,單獨讀或在單詞里時讀“ha”(比如“葉(は)”,葉子),但當它作助詞(表示主題)時,必須讀“wa”!比如“私は學生です”(我是學生),這里的“は”要讀“wa”,不是“ha”。剛開始我總讀錯,被日語老師糾正了N次才記住——這是日本人一聽就知道你是“初學者”的細節(jié),一定要注意。
2. “を”永遠讀“o”,別讀成“wo”
“を”是個很特別的假名,它只有一個用法:作賓語助詞,比如“ご飯を食べます”(吃飯)。很多人看到它的羅馬音是“wo”,就讀成中文“我”的發(fā)音,其實錯了!它的發(fā)音和“お(o)”一模一樣,只是寫法不同。記?。嚎吹健挨颉保苯幼x“o”就對了。
3. 長音和促音:別“偷工減料”
日語里有“長音”(把音拉長一拍)和“促音”(停頓一拍),這兩個是“節(jié)奏”的關鍵,少了它們,意思可能完全不同。
長音:比如“お母さん(おかあさん)”,“あ”要拉長一拍(讀成“kaa”),如果讀成“かさん”(ka-san),就變成“傘”了;
促音:用“っ”表示,比如“學校(がっこう)”,“っ”要停頓一拍(讀成“ga-(停頓)kou”),如果不停頓,就成了“がこう”(gakou),意思完全不對。
練習小竅門:拍手打節(jié)奏!長音時拍手1下(拉長),促音時拍手空1拍(停頓),練多了就能找到感覺。
五、3個“接地氣”練習技巧,讓發(fā)音越來越地道
知道了發(fā)音規(guī)則,接下來就是“練”。分享3個我親測有效的方法,零基礎也能立刻上手:
1. “影子跟讀法”:跟著日本人“鸚鵡學舌”
找一段發(fā)音標準的日語音頻(推薦NHK新聞、日劇《哆啦A夢》(語速慢,適合初學者)、動漫《櫻桃小丸子》),播放時“滯后0.5-1秒”跟著讀,模仿對方的發(fā)音、語氣、節(jié)奏。重點不是“聽懂意思”,而是“復制聲音”——就像影子一樣跟著對方,練1個月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發(fā)音“拐”向日語的調(diào)調(diào)了。
2. “錄音對比法”:揪出自己的“中式口音”
用手機錄下自己讀假名、單詞的聲音,再和標準發(fā)音對比(比如MOJi辭書APP里有單詞發(fā)音)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問題:比如“ら行音”舌尖沒彈起來,“す”讀成了“蘇”……把錯誤記在本子上,每天糾正1-2個,積少成多,發(fā)音會越來越準。
3. “場景聯(lián)想發(fā)”:把假名和生活綁在一起
記假名時別死記硬背,把它和生活場景綁在一起。比如看到“め”(me),就想“眼睛(目(め))”,發(fā)音“me”和“目”有點像;看到“かわいい”(可愛),就想“卡哇伊”,雖然是中文諧音,但能幫你記住“か(ka)わ(wa)い(i)い(i)”的發(fā)音和寫法。
六、這些工具,幫你少走1年彎路
最后分享幾個我學發(fā)音時用過的“神器”,新手必備:
APP:MOJi辭書(查單詞時能聽發(fā)音,還有假名書寫動畫)、五十音圖(專門練假名發(fā)音和書寫,有小游戲幫你記);
教材:《大家的日語》初級(發(fā)音部分講得很細,還有配套音頻);
視頻:B站搜“日語五十音圖發(fā)音教程”,推薦“日本老師Yuki”的視頻,發(fā)音標準,還會講口型細節(jié)。
日語假名發(fā)音,說難不難,說簡單也不簡單——它不需要你有“語言天賦”,但需要你“較真”:每個音的口型、每個節(jié)奏的停頓,都要一點點摳。剛開始可能會覺得“別扭”,但練著練著,你會突然發(fā)現(xiàn):“誒?我讀得有點像日本人了!”
記住:發(fā)音沒有“捷徑”,但有“方法”。每天花20分鐘練發(fā)音,1個月后回頭看,你會感謝現(xiàn)在認真的自己。
尊重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:http://yi18.com.cn/xyzzx/Japanese_language/324427.html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