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級會計怎么去學
摘要
初級會計考試不難,但「瞎學」真的會浪費時間。作為一個曾經(jīng)備考3個月、零基礎一次過線的過來人,我發(fā)現(xiàn)很多人卡在「不知道從哪開始」「學了記不住」「做題總錯」這幾個坑里。其實只要抓準「規(guī)劃+考點+方法+心態(tài)」四個核心,零基礎也能穩(wěn)穩(wěn)上岸。這篇文章會把我親測有效的學習步驟、記憶技巧、避坑指南全部分享出來,你跟著做,至少能少走半年彎路。
一、先搞清楚:初級會計到底難在哪?
很多人還沒開始學就被「會計」兩個字嚇住,覺得「我數(shù)學不好能學嗎?」「零基礎是不是肯定考不過?」其實初級會計是會計行業(yè)的「入門磚」,難度真的不高——但它有幾個「隱形門檻」,踩進去就容易崩潰:
第一個坑:覺得「看懂了就是學會了」
我剛開始學《初級會計實務》時,對著網(wǎng)課視頻點頭如搗蒜:「哦~原來存貨跌價準備是這么回事!」關掉視頻拿起題,大腦一片空白:「剛才講的啥來著?分錄怎么寫?」后來才發(fā)現(xiàn),會計是「動手學科」,光聽懂沒用,必須自己寫分錄、算例題,不然永遠停留在「假會」狀態(tài)。
第二個坑:法條和分錄「記了又忘」
《經(jīng)濟法基礎》里增值稅、企業(yè)所得稅的稅率、優(yōu)惠政策一大堆,今天記明天忘;《初級會計實務》的交易性金融資產(chǎn)、長期股權投資分錄繞來繞去,背著背著就和其他科目混了。我見過有人把「進項稅額轉(zhuǎn)出」寫成「銷項稅額」,考試時這種細節(jié)錯一個,整道題就白搭。
第三個坑:時間規(guī)劃「想當然」
要么覺得「還有3個月,不急」,拖到最后1個月瘋狂刷題;要么一上來就每天學8小時,學了兩周累到放棄。我身邊有個朋友,考前3天突擊,結(jié)果實務58分,經(jīng)濟法59分,哭著說「要是早一個月開始就好了」。初級會計雖然不難,但「突擊通過」的概率真的很低——它考的是「熟練度」,不是「臨時記憶」。
二、3步制定「零基礎也能跟」的學習計劃
別一上來就喊「我要每天學5小時」,先搞清楚初級會計考什么、怎么考,再規(guī)劃時間。初級會計考兩科:《初級會計實務》(偏計算、分錄)和《經(jīng)濟法基礎》(偏記憶、法條),兩科必須同時過60分才算通過,所以千萬別偏科!
階段1:基礎打底期(建議2-3個月,每天2-3小時)
核心任務:看懂教材+會寫基礎分錄+記牢高頻法條
用「網(wǎng)課+教材」搭配學:零基礎直接啃教材容易懵,建議先看網(wǎng)課(選那種老師會舉生活例子的,比如把「應收賬款」比作「別人欠你的錢」),看完一節(jié)網(wǎng)課,立刻翻教材對應章節(jié),把老師沒講到的細節(jié)劃出來(比如教材里的「小貼士」「例題」,很多考點藏在里面)。
每天逼自己寫5道分錄:實務的核心是分錄,比如「從銀行取錢」「買原材料」「發(fā)工資」,這些基礎分錄必須練到「不用想就能寫」。我當時準備了一個「分錄本」,每天睡前花10分鐘默寫,寫錯的第二天早上再寫3遍,堅持1個月,基本能搞定80%的基礎分錄。
經(jīng)濟法別上來就背:先理解邏輯!比如增值稅的「銷項稅額」和「進項稅額」,本質(zhì)就是「你賣東西要交的稅」和「你買東西已經(jīng)交的稅」,差額才是你要交給國家的。理解了這個邏輯,再記稅率(比如13%適用于貨物銷售,6%適用于服務)就容易多了。
階段2:強化刷題期(建議1個月,每天3-4小時)
核心任務:刷真題+抓錯題+補薄弱章節(jié)
真題至少刷3遍:別做模擬題!初級會計考點重復率很高,比如實務的「資產(chǎn)」章節(jié)每年考20分左右,經(jīng)濟法的「企業(yè)所得稅」每年考15分左右,這些都能從真題里看出來。第一遍按章節(jié)刷(比如今天刷「存貨」所有真題),第二遍按年份刷(比如2023年真題整套做),第三遍只刷錯題。
錯題本要「會用」:不是把錯題抄下來就完事了!每道錯題旁邊寫清楚「錯因」:是知識點沒記???還是分錄寫錯了?還是題目陷阱沒看出來?比如我之前錯了一道「現(xiàn)金折扣」的題,錯因是「把『2/10,1/20,n/30』記成了『20天內(nèi)付款折扣2%』」,后來我在錯題本上畫了個日歷,標上10天、20天的折扣,再也沒錯過。
每周搞1次「薄弱章節(jié)突擊」:比如發(fā)現(xiàn)自己「長期股權投資」總錯,就把網(wǎng)課里這章再看一遍,教材例題重做3道,真題里的相關題目集中刷10道,直到看到類似題目能立刻反應過來「考的是初始計量還是后續(xù)計量」。
階段3:沖刺模擬期(建議2周,每天4小時)
核心任務:模擬考試+查漏補缺+調(diào)整節(jié)奏
嚴格按考試時間做題:實務2小時,經(jīng)濟法1.5小時,用機考模擬系統(tǒng)(財政部官網(wǎng)有免費的),手機關機,桌子上只放準考證、筆、草稿紙,模擬真實考試場景。我第一次模擬時,經(jīng)濟法差點沒做完,后來調(diào)整了做題順序(先做單選、多選,最后做不定項),才慢慢適應。
回歸教材看「冷門考點」:沖刺階段別再糾結(jié)難題了!把教材里「邊邊角角」的知識點過一遍,比如實務的「產(chǎn)品成本核算」、經(jīng)濟法的「勞動合同法」,這些雖然考得不多,但可能就是你和60分之間的那幾分。
每天留30分鐘「復盤」:今天模擬考多少分?哪些題是「明明會卻做錯」?比如我有次把「營業(yè)外收入」寫成了「其他業(yè)務收入」,就是因為粗心,后來每次做題前都提醒自己「寫完分錄再讀一遍題」。
三、抓準「核心考點」:60%精力拿下80%分數(shù)
初級會計兩科加起來有20多章,但不是每章都要花同樣精力。根據(jù)近3年真題統(tǒng)計,有60%的分數(shù)集中在「高頻章節(jié)」,把這些章節(jié)吃透,過線基本穩(wěn)了!
《初級會計實務》必抓章節(jié)(占分60%+)
資產(chǎn)(20-25分):重中之重!尤其是「存貨」(先進先出法、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)、「固定資產(chǎn)」(折舊計算、處置分錄)、「交易性金融資產(chǎn)」(從購買到出售的全部分錄),每年必考不定項大題,必須做到「分錄默寫全對,計算不出錯」。
收入、費用和利潤(15-20分):「收入確認」是難點,比如「在某一時段內(nèi)履行履約義務」和「在某一時點履行履約義務」的區(qū)別,要結(jié)合例子記(比如賣軟件使用權是時段,賣軟件光盤是時點)。
財務報表(10-15分):資產(chǎn)負債表、利潤表的填列方法,比如「應收賬款」項目要根據(jù)「應收賬款」和「預收賬款」明細賬借方余額合計填列,這些細節(jié)容易錯,多做幾道真題就記住了。
《經(jīng)濟法基礎》必抓章節(jié)(占分65%+)
增值稅、消費稅法律制度(20-25分):增值稅的「視同銷售」(比如把自產(chǎn)貨物用于集體福利要交稅)、「進項稅額抵扣」(哪些能抵、哪些不能抵),消費稅的「征稅范圍」(煙、酒、化妝品等15個稅目),每年都是不定項大題的「常駐嘉賓」。
企業(yè)所得稅、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(15-20分):企業(yè)所得稅的「稅前扣除項目」(比如工資薪金能全額扣,福利費扣14%),個人所得稅的「綜合所得計算」(工資、勞務報酬、稿酬、特許權使用費怎么合并計稅),記的時候結(jié)合「扣除比例」和「例子」,比如「稿酬所得減按70%計入收入」,就記「寫一篇稿子賺1000元,按700元算收入」。
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(10-15分):「試用期」(勞動合同3個月以上不滿1年,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)、「經(jīng)濟補償金」(工作滿1年給1個月工資),這些和實際工作相關,容易理解,記準數(shù)字就能拿分。
劃重點:非核心章節(jié)(比如實務的「政府會計」、經(jīng)濟法的「稅收征收管理法」)別花太多時間,考前看一遍教材,做幾道真題就行,保住基礎分更重要。
四、告別「記了又忘」:3個親測有效的記憶法
我以前是「背書困難戶」,經(jīng)濟法法條背了3天就忘,后來用了這3個方法,現(xiàn)在還能記得「增值稅稅率13%適用于貨物銷售」——親測比死記硬背效率高10倍!
1. 口訣記憶法:把法條編成「順口溜」
比如記增值稅稅率:
「13%:貨勞有形動產(chǎn)租(銷售貨物、加工修理修配勞務、有形動產(chǎn)租賃服務)
9%:交通郵政基礎建,農(nóng)林牧漁不動產(chǎn)(交通運輸、郵政、基礎電信、建筑服務,銷售不動產(chǎn)、轉(zhuǎn)讓土地使用權,以及農(nóng)產(chǎn)品、自來水等)
6%:現(xiàn)代服務增值電(研發(fā)、信息技術、文化創(chuàng)意等現(xiàn)代服務,增值電信服務)
0%:出口貨物跨境游(出口貨物、跨境銷售服務)」
口訣不用押韻,自己能記住就行。我當時把口訣寫在便利貼上,貼在書桌前,每天看3遍,一周就刻在腦子里了。
2. 場景聯(lián)想法:把分錄「搬進生活」
會計分錄其實就是「記錄錢的來去」,和生活中的場景對應起來,就很好記。
比如「從銀行取現(xiàn)金」:現(xiàn)金多了(借:庫存現(xiàn)金),銀行存款少了(貸:銀行存款),就像「你從銀行卡取錢放錢包,錢包里的錢變多,卡里的錢變少」。
再比如「計提工資」:企業(yè)欠員工工資(貸:應付職工薪酬),工資是企業(yè)的費用(借:管理費用/銷售費用等),就像「你這個月上班了,老板還沒發(fā)工資,老板欠你錢,同時這錢是老板的成本」。
3. 費曼技巧:把知識點「講給別人聽」
學完一個知識點,試著用「大白話」講給身邊的人聽(哪怕是講給空氣)。如果講不明白,說明你沒真懂。
比如學「交易性金融資產(chǎn)的公允價值變動」,你可以說:「我花100塊買了一只股票(成本100),月底漲到120塊,多出來的20塊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收益,要記到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』里;下個月跌到90塊,虧了30塊,就從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』里扣30塊?!?/p>
能講清楚,就說明你真的理解了,記憶自然更深刻。
五、做題不踩坑:從「盲目刷題」到「精準提分」
很多人刷題時「做一道錯一道,越做越崩潰」,其實是沒掌握「做題技巧」。初級會計題型就4種:單選、多選、判斷、不定項,每種題型都有「得分套路」——
單選題:抓「關鍵詞」,排除法秒選
單選題通??肌富A知識點」,比如「下列各項中,屬于流動資產(chǎn)的是?」看到「流動資產(chǎn)」,立刻想到「一年內(nèi)能變現(xiàn)的資產(chǎn)」,選項里的「固定資產(chǎn)」(超過一年)、「無形資產(chǎn)」(超過一年)直接排除,剩下的「應收賬款」就是答案。
小技巧:遇到不確定的題,先標記,做完所有題再回頭看,有時候后面的題會給你「提示」。
多選題:「寧缺毋濫」,不確定的不選
多選題少選能得部分分,錯選、多選不得分,所以「不確定的選項千萬別選」。比如問「下列屬于增值稅免稅項目的有?」,如果你確定「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者銷售自產(chǎn)農(nóng)產(chǎn)品」是免稅的,但「避孕藥品」不確定,那就只選確定的那個,至少能得0.5分,總比選錯得0分強。
判斷題:「絕對化表述」大概率錯
判斷題里如果有「一定」「必須」「所有」這類絕對化詞語,90%是錯的。比如「企業(yè)所有的利得都計入當期損益」,其實利得分為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」和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」,所以這句話是錯的。
注意:判斷題答錯不倒扣分,所以不會的題一定要蒙一個!
不定項選擇題:先看問題,再讀材料
不定項是「大題」,材料長、涉及知識點多,直接讀材料容易暈。正確做法是:先看問題(比如「甲公司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是多少?」),帶著問題去材料里找數(shù)據(jù)(銷售額、進項稅額等),這樣能節(jié)省時間,還不容易漏看條件。
小技巧:不定項的小題之間有關聯(lián),第一題不會做,可以先做第二題,有時候第二題的答案會幫你理清思路。
六、最后30天:別讓「心態(tài)崩了」毀了你的努力
我見過很多人,前面學得好好的,最后一個月因為「模擬考分數(shù)低」「覺得時間不夠」就放棄了,真的很可惜。初級會計考試的通過率雖然不高(大概20%-30%),但放棄的人占了一半,你只要堅持到最后,就贏了很多人。
如果焦慮到學不進去,試試這3個方法:
把「大目標」拆成「小任務」:別想「我要考80分」,而是想「今天我要搞定5道增值稅計算題」「明天我要背完企業(yè)所得稅的扣除比例」。小任務完成后,給自己一個小獎勵(比如喝杯奶茶),成就感會讓你更有動力。
接受「不完美」:沒人能做到「所有知識點都懂,所有題都會做」。我考前最后一次模擬考,實務才65分,當時也慌,但我告訴自己「60分就夠了,我只要把會的題都做對,就能過」。最后考試時,我專注于「把確定的題拿到分」,反而比模擬考發(fā)揮得好。
找個「學習搭子」:可以是朋友,也可以是網(wǎng)上的備考群,每天互相打卡、分享錯題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「不是只有自己在努力」,焦慮感會少很多。我當時加了一個備考群,每天看大家說「今天又錯了3道分錄」,突然覺得「原來大家都一樣」,反而踏實了。
初級會計真的不難,它難的是「開始學」和「堅持學」。你不用和別人比進度,不用追求考多高的分,只要按自己的節(jié)奏,把基礎打牢,把高頻考點吃透,把會的題做對,60分真的很容易。
最后想說:備考的日子可能有點枯燥,有點累,但當你拿到證書的那一刻,會覺得一切都值得。加油,你一定能過!
(注:文中涉及的考試政策、稅率等內(nèi)容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。)
尊重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:http://yi18.com.cn/Accounting/645709.html,違者必究!